无障碍

人才,一座城市的灵魂——访青岛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局局长张泽忠

日期:2003-10-20

  张泽忠是个“没事找事”的人,也是个扎实干事的人。担任青岛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局局长,他对自己的角色认识的也实在:管人事,干实事。他说,人才是一座城市的灵魂,经营城市,首先,要经营人才。

  6月27日~6月29日,由欧美同学会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1世纪——中国国际化人才创业”项目洽谈会在青岛举行。作为承办单位的领导,张泽忠与同志们忙忙碌碌地筹备了几个月。活动结束之后,虽倍感疲惫辛苦,可干实事的充实与成就让他感到了些欣慰。

  7月1日,针对本次会议有关中国国际化人才创业等问题,本报记者对张泽忠进行了采访。听了张局长的情况汇总,记者与其分享了他们的喜悦和成果:活动期间,来自16个国家的150余名海外留学人员,携带200余项高新技术项目,涉及生物医药、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农业等领域,许多项目处世界领先水平。洽谈人数达6000余人,各代表团与海外留学人员达成合作意向218项,正式签定协议28项。在聘任院校客座教授,园区或企业高级顾问和海外工作站首席代表方面,达成意向77项,签定协议47项。

  筹备这样规模宏大的盛会,按说,并不是青岛市人事局必须做的事,也不是上级领导指令性给他们的任务。但张泽忠却“没事找事”,与同志们一道全身心投入其中。

  提起欧美同学会,我们都清楚,它始创于1913年,是由各归国海外留学生组成的群众组织“留学,报国,修学,敦谊”是学会的宗旨。1996年,欧美同学会倡议发起“报国计划”,在全国政协,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及我国驻外使领馆支持下,每年就一个专题召开海外留学人员参加的“21世纪中国”系列研讨。“21世纪中国:国际化人才创业”是第七届。

  为了争取到这次申办权,张泽忠没少天南海北的飞来飞去搞公关。“人才搭台,项目唱戏。”张泽忠这样阐述本次活动的要义。中国入世后,最先面临的问题是缺乏真正懂得国际规则和机制的人才,缺乏具备一定实践经验并能熟练运用规则和语言处理WTO事务的人才。一个国家需要人才,一座城市的发展更离不开大量的高层次人才。人才,可以说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张局长对记者说,我们常讲,青岛要走向世界,与国际同步,青岛要发展成国际化的大都市。国际化城市什么概念?外籍人士必须达到10%。眼下呢,青岛连1%都达不到。我们举办这样的盛会,就是要通过政府搭桥,让海外学子有学成报国的用武之地,让海外客商了解青岛,认识青岛,落户青岛。

  张局长深有感触地说,人才资源,特别是海外学子,回国创业有个相识、相知、相认的适用过程。为了让其感受到“家”的感觉,我们尽心做到五个一:下飞机送上一束鲜花,一名秘书相伴,一个项目相联,一个主题相会,一腔热血相报。眼下,人们或许看不到“立竿见影”的实效,但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会有更多海外学子与企业攀亲,喜结良缘。

2002年7月1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青岛政务网 | 网上办事大厅 | 青岛人才网 |

人才,一座城市的灵魂——访青岛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局局长张泽忠

日期:2003-10-20

  张泽忠是个“没事找事”的人,也是个扎实干事的人。担任青岛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局局长,他对自己的角色认识的也实在:管人事,干实事。他说,人才是一座城市的灵魂,经营城市,首先,要经营人才。

  6月27日~6月29日,由欧美同学会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1世纪——中国国际化人才创业”项目洽谈会在青岛举行。作为承办单位的领导,张泽忠与同志们忙忙碌碌地筹备了几个月。活动结束之后,虽倍感疲惫辛苦,可干实事的充实与成就让他感到了些欣慰。

  7月1日,针对本次会议有关中国国际化人才创业等问题,本报记者对张泽忠进行了采访。听了张局长的情况汇总,记者与其分享了他们的喜悦和成果:活动期间,来自16个国家的150余名海外留学人员,携带200余项高新技术项目,涉及生物医药、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农业等领域,许多项目处世界领先水平。洽谈人数达6000余人,各代表团与海外留学人员达成合作意向218项,正式签定协议28项。在聘任院校客座教授,园区或企业高级顾问和海外工作站首席代表方面,达成意向77项,签定协议47项。

  筹备这样规模宏大的盛会,按说,并不是青岛市人事局必须做的事,也不是上级领导指令性给他们的任务。但张泽忠却“没事找事”,与同志们一道全身心投入其中。

  提起欧美同学会,我们都清楚,它始创于1913年,是由各归国海外留学生组成的群众组织“留学,报国,修学,敦谊”是学会的宗旨。1996年,欧美同学会倡议发起“报国计划”,在全国政协,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及我国驻外使领馆支持下,每年就一个专题召开海外留学人员参加的“21世纪中国”系列研讨。“21世纪中国:国际化人才创业”是第七届。

  为了争取到这次申办权,张泽忠没少天南海北的飞来飞去搞公关。“人才搭台,项目唱戏。”张泽忠这样阐述本次活动的要义。中国入世后,最先面临的问题是缺乏真正懂得国际规则和机制的人才,缺乏具备一定实践经验并能熟练运用规则和语言处理WTO事务的人才。一个国家需要人才,一座城市的发展更离不开大量的高层次人才。人才,可以说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张局长对记者说,我们常讲,青岛要走向世界,与国际同步,青岛要发展成国际化的大都市。国际化城市什么概念?外籍人士必须达到10%。眼下呢,青岛连1%都达不到。我们举办这样的盛会,就是要通过政府搭桥,让海外学子有学成报国的用武之地,让海外客商了解青岛,认识青岛,落户青岛。

  张局长深有感触地说,人才资源,特别是海外学子,回国创业有个相识、相知、相认的适用过程。为了让其感受到“家”的感觉,我们尽心做到五个一:下飞机送上一束鲜花,一名秘书相伴,一个项目相联,一个主题相会,一腔热血相报。眼下,人们或许看不到“立竿见影”的实效,但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会有更多海外学子与企业攀亲,喜结良缘。

2002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