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三大工程”构筑“大保障”体系青岛市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做法之一
日期:2011-11-29
日前,平度市崔召镇于家庄的赵美香和老伴一起到离家不远的农村信用社,领取了他们10月份的养老金。据了解,今年两老人都按照每年1000元的档次共一次性补缴了15年的养老保险费,赵美香和老伴每月分别可领取331元和293元。1至10月份,两人共已领取养老金6240元。据统计,目前青岛市已为像赵美香这样的60周岁以上老年参保居民发放养老金共15.4亿元。
“惠民工程”重点抓
2009年9月1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作出了在全国部分地区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部署。青岛市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将其纳入惠民工程的重要内容,在国家层面尚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框架出台之际,本着“城乡一体化”的原则,按照“大保障”思路,坚持保障水平与全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将政策空当--城镇居民一并纳入保障范畴。
在制度设计上,考虑到城镇老人生活成本高和部分农村家庭收入状况不一的实际,青岛市灵活设置了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9个缴费档次;为鼓励多缴多得,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制度启动当年,允许60周岁以上城乡无保老人可自愿补缴累计不超过15年的保险费,并享受政府补贴。
青岛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允许老人补缴,则因个人账户额的增加提升了最终养老保险待遇。一名60周岁人员若选择按照500元档次,一次性补缴15年的养老保险费共计7500元,享受政府一次性缴费补贴30元×15年=450元,则月待遇标准为112元(计算公式:55+(7500+450)÷139=112元),若选择2500元档次一次性补缴15年的养老保险费共计37500元,则月待遇标准为328元。70周岁以上老人如选择最高档补缴,每月可领取733元。一次性补缴的钱虽多,但4.3年就可以领回个人全部缴费。
为减轻特殊困难群体的负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青岛市还制定了对重度残疾人(为一、二级重度残疾)按照国家新农保规定的个人缴费标准最高档次500元给予15年的政府代缴保费,同时享受每人每年30元政府缴费补贴的政策,一次性补缴15年。两项相加,政府要为每名重残人员缴纳(500+30)× 15=7950元的补贴。据了解,享受上述优惠政策的重度残疾人已达3万多人。针对重度残疾人平均寿命预期较短的实际,在全国首创制订了“经重度残疾人自愿申请,可提前5年从55岁开始享受养老金”的政策,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特殊关怀。青岛市还建立了丧葬补助制度,对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死亡并按规定时间申报的,一次性发给1000元丧葬补助金,既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又确保了基金安全。
“一把手工程”突出抓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改变了老百姓几千年以来依靠土地养老和家庭养老的格局,是社会主义国家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为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青岛市委、市政府将其纳入“一把手工程”,强力推进。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作推进当中的重点问题,下发相关政策文件,提出具体要求,同时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为使城乡居民尽早实现老有所养的生活目标,确定了今年6月20日前在全市实施制度全覆盖的决策部署。为强化工作领导,在制度实施之初,青岛市成立了以分管市长任组长、16个市直部门为成员单位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目标任务。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同时,实行定期不定期的协调和联动,有效消除了部门之间及利益群体之间信息不能共享等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得以及时解决。
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青岛市委市政府将此项工作列入了对各区市党委政府的目标绩效考核并签订了责任状,对崂山区、黄岛区、胶州市、胶南市、平度市、莱西市下达“确保符合条件的适龄人员参保率达到90%、60周岁以上符合条件的待遇领取人员发放率达到100%”的业务指标要求,并进行跟踪考核。相关区市也建立了严格的绩效考核机制,层层落实目标责任,确保了工作保质保量的按时完成。
“专项工程”经常抓
为确保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这一受益群众多、享受标准补贴力度前所未有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青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将其作为“专项工程”,举全局之力推进。针对工作实际,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处,具体负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施工作。为加强工作领导,人社局成立了由局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小组,相关处室负责同志任成员,制订了详细的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阶段工作的时间、目标和职责。根据城乡居民的期盼和要求,局党组通过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和工作调研,及时研究制订工作措施,按照“相邻可比性”和“判例法”等原则,进行科学决策,通过可行性和不可行性分析研究,就外地迁入人员养老待遇享受问题、参保人员信息比对结果等20多个突出问题,进行了有效化解,消除了不稳定因素,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广大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青岛市人社局还定期不定期地与市财政、公安、残联等部门联系,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确保了人员信息、数据等安全、准确和相关补贴资金的顺利到位。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坚持经常深入基层,加强督查和指导,面对面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确保工作的快速推进,青岛市人社局相关处室,在加强政策落实的基础上,积极指导相关区市进一步细化实施步骤和工作环节,明确了工作责任,采取倒计时的办法排出工作时间表,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市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把基层一线当成工作的阵地和平台,与基层干部群众打成一片,一方面热情宣传政策,手把手地算账对比,另一方面及时化解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他们以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了群众的理解和好评。到目前,青岛市已有239万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