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8-12-09
大规模培训成为人才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
【核心事件】 2008年初夏,奥帆赛举办前夕,青岛沿海突然爆发了历史罕见的浒苔自然灾害。在抗击浒苔的战役中,全市各有关部门迅速反应,积极应对,充分展示了各级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市公务员培训机构及时指导各单位在实战中提高培训效果。这是市公务员培训机构每年一个培训主题的成功实践。
“人才培训对人才成长能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是人才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市人事局培训教育处张明处长是如此定位培训教育工作的。“培训教育工作几乎与人事制度改革同步发展,各级教育培训机构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青岛特色培训模式”。
――“四位一体”培训格局基本形成。即:组织调训、专题培训、项目轮训、部门自训。其中,组织调训每年对新录用公务员、新晋升领导职务公务员,进行为期各一个月的初任培训和任职培训,以及完成国家和省的调训任务;专题培训主要采用“四个一”的措施,即每年确定一个题目、编写一本教材、增加一种培训形式、组织一次全市统考;项目轮训主要开展处以下公务员公共管理核心课程和科以下公务员“五会一讲”基本素质能力轮训;部门自训主要由各部门根据业务自行组织专门业务培训。
――“三结合”培训模式作用明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学什么、教什么”的原则,逐步形成了理论讲授、知识研讨和能力实践“三结合”的培训模式。在理论培训方面,以政治理论为统领,把经济、科技、法律、文化等理论穿插各类培训之中;在知识培训方面,采取以研讨为主,讲授和实践为辅助的形式,改变了过去被动听课的教学方法,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在能力培训方面,以实践为主,讲授和研讨为辅助,突出抓了以英语口语达标、计算机应用、普通话达标和“五会一讲”为主要内容的“四大能力”达标培训。
――“三维式”制约机制成为培训管理的“三大法宝”。即学分登记、强化考核、培训评估。从2004年起,我市在全国率先推出公务员学分制管理办法,要求公务员每年必须完成30学分培训任务,学分完成情况要与年终考核挂钩。针对培训管理手段弱化、约束力不强等问题,严格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将干部培训考核情况归入培训个人档案,凡未完成培训的不得评为优秀等次。培训评估主要突出对教学点、老师队伍和培训质量三个方面,并将评估结果及时公布。对评估不达标的教学点、评估不合格的老师、培训质量不达标的培训班次,采取撤换、调整、取消培训资格等措施,较好地保证了培训效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青岛政务网 | 网上办事大厅 | 青岛人才网 |
日期:2008-12-09
大规模培训成为人才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
【核心事件】 2008年初夏,奥帆赛举办前夕,青岛沿海突然爆发了历史罕见的浒苔自然灾害。在抗击浒苔的战役中,全市各有关部门迅速反应,积极应对,充分展示了各级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市公务员培训机构及时指导各单位在实战中提高培训效果。这是市公务员培训机构每年一个培训主题的成功实践。
“人才培训对人才成长能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是人才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市人事局培训教育处张明处长是如此定位培训教育工作的。“培训教育工作几乎与人事制度改革同步发展,各级教育培训机构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青岛特色培训模式”。
――“四位一体”培训格局基本形成。即:组织调训、专题培训、项目轮训、部门自训。其中,组织调训每年对新录用公务员、新晋升领导职务公务员,进行为期各一个月的初任培训和任职培训,以及完成国家和省的调训任务;专题培训主要采用“四个一”的措施,即每年确定一个题目、编写一本教材、增加一种培训形式、组织一次全市统考;项目轮训主要开展处以下公务员公共管理核心课程和科以下公务员“五会一讲”基本素质能力轮训;部门自训主要由各部门根据业务自行组织专门业务培训。
――“三结合”培训模式作用明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学什么、教什么”的原则,逐步形成了理论讲授、知识研讨和能力实践“三结合”的培训模式。在理论培训方面,以政治理论为统领,把经济、科技、法律、文化等理论穿插各类培训之中;在知识培训方面,采取以研讨为主,讲授和实践为辅助的形式,改变了过去被动听课的教学方法,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在能力培训方面,以实践为主,讲授和研讨为辅助,突出抓了以英语口语达标、计算机应用、普通话达标和“五会一讲”为主要内容的“四大能力”达标培训。
――“三维式”制约机制成为培训管理的“三大法宝”。即学分登记、强化考核、培训评估。从2004年起,我市在全国率先推出公务员学分制管理办法,要求公务员每年必须完成30学分培训任务,学分完成情况要与年终考核挂钩。针对培训管理手段弱化、约束力不强等问题,严格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将干部培训考核情况归入培训个人档案,凡未完成培训的不得评为优秀等次。培训评估主要突出对教学点、老师队伍和培训质量三个方面,并将评估结果及时公布。对评估不达标的教学点、评估不合格的老师、培训质量不达标的培训班次,采取撤换、调整、取消培训资格等措施,较好地保证了培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