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青岛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全市“社区微业”行动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

日期:2024-02-21

各区、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市有关部门、单位:

现将《2024年全市“社区微业”行动重点工作任务》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青岛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代章)

2024年2月21日

(此件主动公开)

(联系单位: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就业服务部)


2024年全市“社区微业”行动重点工作任务

一、拓展“微就业”,扩大社区就业容量

1.全面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聚焦“六个一”(一店一早、一菜一修、一老一小),因地制宜补齐社区设施短板,打造一批网点集聚、业态齐备、品质优良的便民生活圈。加快传统消费数字化转型,促进电子商务、直播经济等数字消费规范发展,加快发展即时零售,提升社区居民消费体验。(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2.实施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积极争创全国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试点城市,出台《青岛市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加大资源整合和集约建设力度,完善社区服务设施配置,增强社区服务便利化和综合功能,扩大养老、助餐、家政等社区服务供给。(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3.实施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推动家政服务与社区养老、托育、医疗、健康、物业等业态有效融合,推进家政服务业员工制转型发展,加快培育行业影响力大、示范作用明显的龙头企业。出台新一轮支持家政服务业发展促就业政策,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促进创业作用。开展“巾帼家政进乡村(社区)”活动,帮助更多女性劳动者在家政领域就业创业。(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妇联)

4.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根据社区公共管理、公共服务需要,合理设置岗位类型和开发数量,对社区内城镇大龄失业人员、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含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低收入人口、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及时进行兜底安置,2024年新创设城乡公益性岗位1.65万个。(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各区、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5.完善灵活就业激励保障措施。加大社区居民多渠道灵活就业支持,实施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新就业形态灵活就业意外伤害保险补贴等惠企利民政策,帮助在社区从事灵活性工作的就业困难人员和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减轻社会保险费缴纳负担,提升社区居民灵活就业权益保障水平。(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6.统筹推进以工代赈提标扩面。发挥市级协调机制作用,研究制定2024年度适用以工代赈重点工程项目、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清单,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结合社区群众务工需求,深入挖掘项目用工潜力,促进社区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7.健全社区养老助餐服务体系。完善社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扩面增效。优化提升社区老年人助餐送餐服务,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共建共享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2024年建设社区(村)养老服务站(点)500处。(牵头单位:市民政局)

8.加大社区工作者岗位开发力度。对照2025年末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18人的目标,按照2024年底达到核定总量90%以上的标准,科学核定岗位计划,通过选举、招录等多种方式补齐配强社区工作者队伍,现有空岗、新增岗位安排一定比例定向招聘高校毕业生。(牵头单位:市民政局)

二、支持“微创业”,激发社区创业活力

9.优化社区创业场景。拓展“街区创业生态圈”,开展市级创业型社区(村)和特色街区评选,争创一批省级创业示范街区。支持区(市)打造社区创业驿站,收集创业者问诊、推广、服务等需求,发布政策、培训、载体等创业信息,助推形成社区创业群体集聚发展“创业场景”。以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为载体,创新打造各类新型夜间消费场景,举办夜间文旅消费系列主题活动,持续激发夜间文旅消费活力。(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文化和旅游局)

10.加大创业服务供给。聘用一批以成功企业家、高校专职教师、专业投资人为主体的创业导师,组建以市、区(市)、街道、社区就业创业工作人员为主体的创业服务专员队伍,为社区创业者提供项目指导、政策落实、跟踪扶持等陪伴式服务。开展“青创四季”创业服务活动,举办“创·在青岛”创新创业大赛,培育遴选优质创业项目,全程赋能项目落地发展。鼓励区(市)试点推行工友创业联盟实体化运营,设立工友创业联盟创业孵化基地,对园区企业开展技术指导、创业培训、网络直播等服务。(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

11.强化创业政策扶持。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推动“创贷+商贷”的“青岛创业家”模式扩面增量,发挥政策引导带动作用。对符合条件退役军人申请个人自主创业贷款和其创办小微企业初创期创业贷款,落实全额贴息优惠政策。支持金融机构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合理确定贷款额度,加大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支持,帮助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创业创新。(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退役军人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

12.加强创业典型选树。开展创业明星、大学生创业明星等评选活动,2024年选树创业典型30名。加大工友创业园培育力度,2024年选树工友创业园30家(含创业孵化型工友创业园6家)。加大农民工之星培育力度,2024年选树创业带头人30名、农民工之星40名。实施“乡村巾帼追梦人计划”,挖掘选树一批“乡村巾帼追梦人”。(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各区、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三、创新“微组织”,集聚社区就业资源

13.建立社区就业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党建引领,支持区(市)以社区党组织为主导,依托社区共建议事会等现有协商议事机制,联合辖区企事业单位、商业楼宇、社会组织,汇聚促进就业合力,打造就业共同体。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发挥稳岗扩岗作用,积极搭建就业服务平台,面向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加大岗位供给,提供就业创业服务。(牵头部门: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国资委)

14.搭建社区人力资源服务平台。鼓励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社区设立网点,搭建社区人力资源配置交流、就业指导服务平台,开展订单式、定向式招聘服务以及供需对接活动。依托“社会救助一件事”平台,加强信息共享,对有就业需求的低收入人员提供定向招聘、岗位对接等精准援助服务。(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

四、开展“微培训”,提高居民就业技能

15.优化补贴性培训职业(工种)目录。调整优化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工种目录,更新就业技能培训工种目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目录和金蓝领培训目录,推动职业技能培训目录贴合社区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培训需求。遴选一批实力强、口碑好的培训机构作为政府补贴性职业培训签约机构,及时向社会公布。(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16.组织开展特色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区(市)结合地域特色开展绿色产业、数字经济、乡村建设、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职业能力培训,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培训供给。开展建筑工匠技能培训,提升建筑业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开展适合残疾人个性化需求的特色项目培训,保障残疾人稳定就业。开展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其市场化就业能力。实施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技能素质提升行动,2024年计划培训不少于1万人次。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行动,2024年培育高素质农民3000人。(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退役军人局、市残联)

17.完善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政策。面向不同群体,出台新一轮就业技能培训、企业岗前技能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金蓝领培训等政策,提高政策面向社区居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创新开展绿色低碳项目制培训,出台绿色低碳专项职业能力培训政策,助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和社区重点群体就业。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加重点群体就业技能培训和企业在职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对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个人和企业技能培训补贴。(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五、优化“微服务”,提升社区就业服务

18.加强社区就业服务载体建设。加快推进“就享家”乐业服务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社区就业、创业、失业、培训等公共服务功能,推动服务端口前移、重心下沉,为社区居民提供需求归集、岗位推送、技能培训、创业推介、失业登记、职业指导、补贴申领等“家门口”就业创业服务,2024年全市建设“就享家”乐业服务站300个左右。(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各区、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19.加大供需对接下沉社区力度。开展社区企业用工服务指导,依托就业服务专员、用工服务专员两支队伍,摸清社区内小微企业和商户“用工数量”“用工条件”等情况,为缺工企业提供岗位发布、招聘对接等服务。面向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举办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活动,满足社区居民求职需求。2024年全市开展公益性招聘会200场以上,发布岗位不少于30万个次。(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民营经济局)

20.强化社区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完善失业服务智慧化平台,建立社区失业人员电子化服务台账,精准摸排其就业、培训、创业等需求,对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就业困难人员“一人一策”提供政策对接、职业指导、岗位推送、技能培训等服务。加大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含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社区矫正对象、低收入人口、残疾人等群体就业帮扶,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帮助困难群体尽快就业。(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残联)

21.打造社区微业工作服务品牌。按照“一区(市)一品牌”原则,鼓励支持有条件的社区先行先试,结合社区就业创业工作特色,积极探索“社区微业”有效形式和典型做法,及时总结先进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社区就业服务水平、就业规模和质量提升。持续推进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创建,选树一批省级、市级就业服务标杆机构。(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区、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22.营造支持社区微业良好氛围。加大就业、创业、培训等政策宣传,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培训”进社区活动,组织专项评估、服务满意度调查,让政策红利更好惠及社区群众。组织举办创业沙龙、创业分享会、创业能力提升班,讲好社区创业故事,涵养社区创业文化。制作一批社区就业典型、工友创业园等宣传视频,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牵头部门:市委宣传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退役军人局、市统计局、市总工会,各区、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青岛政务网 | 网上办事大厅 | 青岛人才网 |

鲁ICP备05038584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702000055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版权所有: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政策咨询电话:12333 鲁公网安备 37020202000549号

青岛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全市“社区微业”行动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

日期:2024-02-21

各区、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市有关部门、单位:

现将《2024年全市“社区微业”行动重点工作任务》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青岛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代章)

2024年2月21日

(此件主动公开)

(联系单位: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就业服务部)


2024年全市“社区微业”行动重点工作任务

一、拓展“微就业”,扩大社区就业容量

1.全面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聚焦“六个一”(一店一早、一菜一修、一老一小),因地制宜补齐社区设施短板,打造一批网点集聚、业态齐备、品质优良的便民生活圈。加快传统消费数字化转型,促进电子商务、直播经济等数字消费规范发展,加快发展即时零售,提升社区居民消费体验。(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2.实施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积极争创全国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试点城市,出台《青岛市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加大资源整合和集约建设力度,完善社区服务设施配置,增强社区服务便利化和综合功能,扩大养老、助餐、家政等社区服务供给。(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3.实施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推动家政服务与社区养老、托育、医疗、健康、物业等业态有效融合,推进家政服务业员工制转型发展,加快培育行业影响力大、示范作用明显的龙头企业。出台新一轮支持家政服务业发展促就业政策,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促进创业作用。开展“巾帼家政进乡村(社区)”活动,帮助更多女性劳动者在家政领域就业创业。(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妇联)

4.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根据社区公共管理、公共服务需要,合理设置岗位类型和开发数量,对社区内城镇大龄失业人员、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含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低收入人口、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及时进行兜底安置,2024年新创设城乡公益性岗位1.65万个。(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各区、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5.完善灵活就业激励保障措施。加大社区居民多渠道灵活就业支持,实施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新就业形态灵活就业意外伤害保险补贴等惠企利民政策,帮助在社区从事灵活性工作的就业困难人员和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减轻社会保险费缴纳负担,提升社区居民灵活就业权益保障水平。(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6.统筹推进以工代赈提标扩面。发挥市级协调机制作用,研究制定2024年度适用以工代赈重点工程项目、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清单,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结合社区群众务工需求,深入挖掘项目用工潜力,促进社区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7.健全社区养老助餐服务体系。完善社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扩面增效。优化提升社区老年人助餐送餐服务,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共建共享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2024年建设社区(村)养老服务站(点)500处。(牵头单位:市民政局)

8.加大社区工作者岗位开发力度。对照2025年末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18人的目标,按照2024年底达到核定总量90%以上的标准,科学核定岗位计划,通过选举、招录等多种方式补齐配强社区工作者队伍,现有空岗、新增岗位安排一定比例定向招聘高校毕业生。(牵头单位:市民政局)

二、支持“微创业”,激发社区创业活力

9.优化社区创业场景。拓展“街区创业生态圈”,开展市级创业型社区(村)和特色街区评选,争创一批省级创业示范街区。支持区(市)打造社区创业驿站,收集创业者问诊、推广、服务等需求,发布政策、培训、载体等创业信息,助推形成社区创业群体集聚发展“创业场景”。以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为载体,创新打造各类新型夜间消费场景,举办夜间文旅消费系列主题活动,持续激发夜间文旅消费活力。(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文化和旅游局)

10.加大创业服务供给。聘用一批以成功企业家、高校专职教师、专业投资人为主体的创业导师,组建以市、区(市)、街道、社区就业创业工作人员为主体的创业服务专员队伍,为社区创业者提供项目指导、政策落实、跟踪扶持等陪伴式服务。开展“青创四季”创业服务活动,举办“创·在青岛”创新创业大赛,培育遴选优质创业项目,全程赋能项目落地发展。鼓励区(市)试点推行工友创业联盟实体化运营,设立工友创业联盟创业孵化基地,对园区企业开展技术指导、创业培训、网络直播等服务。(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总工会)

11.强化创业政策扶持。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推动“创贷+商贷”的“青岛创业家”模式扩面增量,发挥政策引导带动作用。对符合条件退役军人申请个人自主创业贷款和其创办小微企业初创期创业贷款,落实全额贴息优惠政策。支持金融机构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合理确定贷款额度,加大首贷、信用贷、无还本续贷支持,帮助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创业创新。(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退役军人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

12.加强创业典型选树。开展创业明星、大学生创业明星等评选活动,2024年选树创业典型30名。加大工友创业园培育力度,2024年选树工友创业园30家(含创业孵化型工友创业园6家)。加大农民工之星培育力度,2024年选树创业带头人30名、农民工之星40名。实施“乡村巾帼追梦人计划”,挖掘选树一批“乡村巾帼追梦人”。(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各区、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三、创新“微组织”,集聚社区就业资源

13.建立社区就业联席会议制度。坚持党建引领,支持区(市)以社区党组织为主导,依托社区共建议事会等现有协商议事机制,联合辖区企事业单位、商业楼宇、社会组织,汇聚促进就业合力,打造就业共同体。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发挥稳岗扩岗作用,积极搭建就业服务平台,面向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加大岗位供给,提供就业创业服务。(牵头部门: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国资委)

14.搭建社区人力资源服务平台。鼓励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社区设立网点,搭建社区人力资源配置交流、就业指导服务平台,开展订单式、定向式招聘服务以及供需对接活动。依托“社会救助一件事”平台,加强信息共享,对有就业需求的低收入人员提供定向招聘、岗位对接等精准援助服务。(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

四、开展“微培训”,提高居民就业技能

15.优化补贴性培训职业(工种)目录。调整优化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工种目录,更新就业技能培训工种目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目录和金蓝领培训目录,推动职业技能培训目录贴合社区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培训需求。遴选一批实力强、口碑好的培训机构作为政府补贴性职业培训签约机构,及时向社会公布。(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16.组织开展特色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区(市)结合地域特色开展绿色产业、数字经济、乡村建设、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职业能力培训,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培训供给。开展建筑工匠技能培训,提升建筑业从业人员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开展适合残疾人个性化需求的特色项目培训,保障残疾人稳定就业。开展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其市场化就业能力。实施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技能素质提升行动,2024年计划培训不少于1万人次。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行动,2024年培育高素质农民3000人。(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退役军人局、市残联)

17.完善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政策。面向不同群体,出台新一轮就业技能培训、企业岗前技能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金蓝领培训等政策,提高政策面向社区居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创新开展绿色低碳项目制培训,出台绿色低碳专项职业能力培训政策,助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和社区重点群体就业。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加重点群体就业技能培训和企业在职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对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个人和企业技能培训补贴。(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五、优化“微服务”,提升社区就业服务

18.加强社区就业服务载体建设。加快推进“就享家”乐业服务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社区就业、创业、失业、培训等公共服务功能,推动服务端口前移、重心下沉,为社区居民提供需求归集、岗位推送、技能培训、创业推介、失业登记、职业指导、补贴申领等“家门口”就业创业服务,2024年全市建设“就享家”乐业服务站300个左右。(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各区、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19.加大供需对接下沉社区力度。开展社区企业用工服务指导,依托就业服务专员、用工服务专员两支队伍,摸清社区内小微企业和商户“用工数量”“用工条件”等情况,为缺工企业提供岗位发布、招聘对接等服务。面向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民工等群体,举办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活动,满足社区居民求职需求。2024年全市开展公益性招聘会200场以上,发布岗位不少于30万个次。(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民营经济局)

20.强化社区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完善失业服务智慧化平台,建立社区失业人员电子化服务台账,精准摸排其就业、培训、创业等需求,对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就业困难人员“一人一策”提供政策对接、职业指导、岗位推送、技能培训等服务。加大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含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社区矫正对象、低收入人口、残疾人等群体就业帮扶,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帮助困难群体尽快就业。(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残联)

21.打造社区微业工作服务品牌。按照“一区(市)一品牌”原则,鼓励支持有条件的社区先行先试,结合社区就业创业工作特色,积极探索“社区微业”有效形式和典型做法,及时总结先进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社区就业服务水平、就业规模和质量提升。持续推进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创建,选树一批省级、市级就业服务标杆机构。(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区、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22.营造支持社区微业良好氛围。加大就业、创业、培训等政策宣传,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培训”进社区活动,组织专项评估、服务满意度调查,让政策红利更好惠及社区群众。组织举办创业沙龙、创业分享会、创业能力提升班,讲好社区创业故事,涵养社区创业文化。制作一批社区就业典型、工友创业园等宣传视频,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牵头部门:市委宣传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退役军人局、市统计局、市总工会,各区、市就业工作领导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