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3-16
企业职工养老待遇计发相关政策问答
1.企业职工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是如何计算的?
答: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全省基本养老金月计发基数+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见下表)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
退休 年龄 |
计发 月数 |
退休 年龄 |
计发 月数 |
退休 年龄 |
计发 月数 |
退休 年龄 |
计发 月数 |
40 |
233 |
48 |
204 |
56 |
164 |
64 |
109 |
41 |
230 |
49 |
199 |
57 |
158 |
65 |
101 |
42 |
226 |
50 |
195 |
58 |
152 |
66 |
93 |
43 |
223 |
51 |
190 |
59 |
145 |
67 |
84 |
44 |
220 |
52 |
185 |
60 |
139 |
68 |
75 |
45 |
216 |
53 |
180 |
61 |
132 |
69 |
65 |
46 |
212 |
54 |
175 |
62 |
125 |
70 |
56 |
47 |
208 |
55 |
170 |
63 |
117 |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全省基本养老金月计发基数×实行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1.3%×平均指数
说明:
a、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时全省基本养老金月计发基数×平均指数。
b、职工平均指数是指自建立养老个人账户(青岛自1994年10月)之月起,职工本人参加养老保险的历月缴费工资占当月使用的社会平均工资的平均值。
c、缴费年限是指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之和,如不满整年的月数要换算成年,即月数÷12,保留两位小数。
d、计发月数是国家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作了统一规定。
e、个人账户储存额是指自建立养老个人账户(青岛自1994年10月)之月起的累计储存额和利息。
2.企业职工养老金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现行退休待遇的计算方法,影响养老金高低的主要有四个因素:一是退休时本省基本养老金月计发基数。二是缴费年限,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就越高。三是平均指数,平均指数越高,养老金就越高。四是个人账户储存额。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是由历月缴费积累起来的,缴费基数越高、缴费时间越长,个人账户储存额就高,个人账户养老金就高,因此计算出的养老金就高。
3.什么是视同缴费年限(视同工龄)?
答:视同缴费年限是指原固定制职工在实行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制度之前的连续工龄(青岛市原固定制职工自1993年10月起实行个人缴费)。
4.企业职工辞职前的工作时间能否计算为连续工龄?
答:职工辞职前和再次就业后的工龄,可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5.企业职工被辞退前的工作时间能否计算为连续工龄?
答:职工被辞退前的工龄及重新就业后的工龄合并计算。
6.企业职工除名前的工作时间能否计算为连续工龄?
答:职工被除名前的视同工龄不能与重新就业后的工龄合并计算。
7. 企业职工自动离职以前的工作时间能否计算为连续工龄?
答: 职工自动离职前的视同工龄不能与重新就业后的工龄合并计算。
8.代课教师被招收为国家正式职工的工龄如何计算?
答:代课教师被招收为国家正式职工后,继续从事教育工作的,其招工前最后一次任代课教师的工作时间可计算为连续工龄。
9.乡村医生被招收为国家正式职工的工龄如何计算?
答:乡村医生被招收为国家正式职工后,继续从事卫生工作的,其招工前最后一次任乡村医生的工作时间可计算为连续工龄。
10.企业职工干临时工期间的工龄如何计算?
答:临时工在本单位工作期间被本单位录用为正式职工的,其招工前最后一次干临时工的工作时间可计算为连续工龄。
2022年3月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青岛政务网 | 网上办事大厅 | 青岛人才网 |
日期:2022-03-16
企业职工养老待遇计发相关政策问答
1.企业职工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是如何计算的?
答: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全省基本养老金月计发基数+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见下表)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
退休 年龄 |
计发 月数 |
退休 年龄 |
计发 月数 |
退休 年龄 |
计发 月数 |
退休 年龄 |
计发 月数 |
40 |
233 |
48 |
204 |
56 |
164 |
64 |
109 |
41 |
230 |
49 |
199 |
57 |
158 |
65 |
101 |
42 |
226 |
50 |
195 |
58 |
152 |
66 |
93 |
43 |
223 |
51 |
190 |
59 |
145 |
67 |
84 |
44 |
220 |
52 |
185 |
60 |
139 |
68 |
75 |
45 |
216 |
53 |
180 |
61 |
132 |
69 |
65 |
46 |
212 |
54 |
175 |
62 |
125 |
70 |
56 |
47 |
208 |
55 |
170 |
63 |
117 |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全省基本养老金月计发基数×实行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1.3%×平均指数
说明:
a、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时全省基本养老金月计发基数×平均指数。
b、职工平均指数是指自建立养老个人账户(青岛自1994年10月)之月起,职工本人参加养老保险的历月缴费工资占当月使用的社会平均工资的平均值。
c、缴费年限是指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之和,如不满整年的月数要换算成年,即月数÷12,保留两位小数。
d、计发月数是国家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作了统一规定。
e、个人账户储存额是指自建立养老个人账户(青岛自1994年10月)之月起的累计储存额和利息。
2.企业职工养老金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现行退休待遇的计算方法,影响养老金高低的主要有四个因素:一是退休时本省基本养老金月计发基数。二是缴费年限,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就越高。三是平均指数,平均指数越高,养老金就越高。四是个人账户储存额。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是由历月缴费积累起来的,缴费基数越高、缴费时间越长,个人账户储存额就高,个人账户养老金就高,因此计算出的养老金就高。
3.什么是视同缴费年限(视同工龄)?
答:视同缴费年限是指原固定制职工在实行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制度之前的连续工龄(青岛市原固定制职工自1993年10月起实行个人缴费)。
4.企业职工辞职前的工作时间能否计算为连续工龄?
答:职工辞职前和再次就业后的工龄,可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
5.企业职工被辞退前的工作时间能否计算为连续工龄?
答:职工被辞退前的工龄及重新就业后的工龄合并计算。
6.企业职工除名前的工作时间能否计算为连续工龄?
答:职工被除名前的视同工龄不能与重新就业后的工龄合并计算。
7. 企业职工自动离职以前的工作时间能否计算为连续工龄?
答: 职工自动离职前的视同工龄不能与重新就业后的工龄合并计算。
8.代课教师被招收为国家正式职工的工龄如何计算?
答:代课教师被招收为国家正式职工后,继续从事教育工作的,其招工前最后一次任代课教师的工作时间可计算为连续工龄。
9.乡村医生被招收为国家正式职工的工龄如何计算?
答:乡村医生被招收为国家正式职工后,继续从事卫生工作的,其招工前最后一次任乡村医生的工作时间可计算为连续工龄。
10.企业职工干临时工期间的工龄如何计算?
答:临时工在本单位工作期间被本单位录用为正式职工的,其招工前最后一次干临时工的工作时间可计算为连续工龄。
2022年3月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